《可诅咒的人》观后感
《可诅咒的人》观后感,又名M就是凶手,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可诅咒的人》观后感,欢迎阅读!
《可诅咒的人》观后感【1】
《M就是凶手》是1931年的电影,那个时候有声电影刚发展不就,这部《M》就是有声电影时代和无声电影时代交替时的作品。
影片拥有着默片时代结束后影片的典型特点,里面人物一直在不停地说话,台词多的有些不自然。
但有时候电影又会有长时间无声沉默的镜头,让我怀疑是不是有声技术运用不成熟的问题。
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更是出彩,那一段警察与黑社会同时开会的平行蒙太奇即使放在今天也是上乘剪辑之作,很难想象这竟是三十年代初的影视表现手法。
说完技术回到内容本身,其实凶手的名字与M一点关系也没有,之所以说“M就是凶手”,是丐帮某人急中生智害怕凶手给跟溜了,乘其不备涂在凶手衣服背后做了个记号“M”,在那个场景中,M就是 murder。
但在影片高潮黑帮自己搞的法庭审判上,凶手的辩护律师说凶手是一名精神病患者而受法律保护,他将接受治疗而不是处决。
但是大众当然不买账,说杀人就要偿命,特别是那些受害者的亲属,更是情绪激动,恨不得马上冲上去把凶手撕成两半。
在 ……此处隐藏2820个字……孩子,我们应该很小心地照看自己的孩子。”(我不太清楚自己看的是哪个版本,据说修复版是加长了法庭戏,是有一场真正法官进行的审判?)
突然之间,一个难题甩到观众面前。
《M》的意义出现了。
拼音文字容易凑出点名堂来,譬如钻石的检验就会说用4C标准(Carat、Clarity、Colour、Cut),管理服务要追求5S(safety、standardization……),片名叫V叫M叫Z都可以看作有寓意。
凶手的名字与M无关,之所以说“M就是凶手”,是某人急中生智怕凶手给跟溜了,乘其不备涂在凶手衣服背后的记号,在那个场景中,M就是 murder,但到了(模拟)法庭上,他是一名精神病患者而受法律保护,他将接受治疗而不是处决,大众无法面对法律对他们道德观念的不合作,此时的M就是 moral,法律只在为我所用、为我出头时才受我尊敬,否则就让道德来处死他吧,这才体现公平和公正,镜头扫去,黑社会和受害者家属和一般民众,已经模糊不清。
此时再来看导演颇为奇怪的创作意图“我们应该很小心地照看自己的孩子”(这行字也正是电影放到这时出现的)就会觉得是对社会失控无可挽救(没有小心照看、放任社会走向危险极端)、个体意志与集体利益相处尴尬(个体发疯威胁到群体生命,群体疯狂折磨个体生命)、法律无能道德恐怖(法律只能是最大限度的实现公正,道德能用来杀人)的无奈讽刺了。
据说《M就是凶手》是原片名,制片人获悉希特勒在大选中可能获胜,担心该片被禁,改为《M》,可见,这个M原是不简单;而一部亘古长青的影片必是紧扣人类永恒难解的命题,看电影的同时看自己的。